我市提出研究征收“拥堵费”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深圳要开征“拥堵费”了?昨天,在市政协举行的交通视察情况通报会上,市交警局建议做好技术储备,研究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对进入我市特定区域、路段的车辆,征收“拥堵费”的可行性和实施时机;市规土委也提出,要提前开展关于拥堵区域收费等重大交通政策研究。
研究东部景区单双号出行等政策
市交警局局长徐炜在情况通报时表示,深圳2016 年上半年拥堵总里程为271公里,交通拥堵里程同比上升10.8%,交通拥堵时长同比上升42.9%。车辆全天拥堵在道路上的时间达3 小时,平均增加54分钟。目前,全市共计约2000 个路段处于较拥堵以上等级。
如何有效改善我市交通工作?徐炜通报了我市交管部门近、中、远期的设想和对策建议。在远期措施方面,提出要开展交通政策研究,引导交通问题解决。要研究并制定城市快速路管理办法,对原二线关口、东部景区等特定区域单双号出行、按尾号限行等政策进行研究。比如,东部景区路网和地铁等交通硬件短时间难以匹配,可研究景区车辆预约制、单双号行驶、建立海上公交系统等方式方法。
研究征收“拥堵费”的实施时机
另一方面,对备受争议的征收“拥堵费”问题,交管部门也提出了建议。徐炜表示,做好拥堵收费技术储备,研究在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对进入我市特定区域、路段的车辆,征收“拥堵费”的可行性和实施时机。启动下一步扩大全市限外范围方案储备研究,加大对绿色出行自愿停驶的参与度。
情况通报会上,市规划国土委副主任乔恒利也提出如何创新面向存量用地的新型交通规划编制体系的问题。他表示,我市要加强交通政策及实施评估研究,提前开展关于拥挤区域收费等重大交通政策研究。
2040年地铁将增至31条线
我市轨道交通还将继续高速发展。在昨天的通报会上,市轨道办副主任陈强表示,我市正在按照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第23次会议议定的“建成1000公里以上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目标,着手启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工作。
乔恒利透露,我市已经组织编制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16-2040)》,规划城市轨道线路31条,总长1234公里,其中快速服务线路8条,普速服务线路23条;城际轨道线路7条。这意味着,到2040年,我市将有地铁线路31条,总里程123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