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拥堵收费是对驾车者使用拥堵的道路而收取的一种附加费用

为促进区域空气质量改善,针对机动车等交通工具专门设定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燃料限制区

​实施或正在讨论实施拥堵收费政策的国家和地区

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情况,研究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政策

​实践城市在全球治理城市拥堵的进程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CHAnchor 1
拥堵收费政策

定义:拥堵收费是对驾车者使用拥堵的道路而收取的一种附加费用。

 

本质:对使用道路空间资源的费用补偿,在考虑出行者路径选择及方式选择的行为基础上,利用价格机制来调节交通量的时空分布、限制城市道路高峰期的车流密度、提高道路设施的通行速度、协调多种出行模式尤其是高容量的公交系统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的利用率,从而满足道路使用者对时间和经济效率的要求。

 

已实施的城市:新加坡(1997年)、罗马(2001)、英国的杜伦(2002年)、伦敦(2003年)、斯德哥尔摩(2006年)、马耳他的瓦莱塔(2007年)、米兰(2008年)和哥德堡(2013年)。

 

实施目标:减少目标区域的拥堵状况,提高道路运行效率。

 

收费模式:区域收费、分隔区收费、重点路段收费、出行距离分段收费。

 

收费对象:拥堵收费政策对象的选择应符合“使用者付费”原则,并结合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情况予以决定。

 

收费范围:对于拥堵收费政策,应该考虑在土地利用强度高、交通发生吸引强度大,或者由稀缺生态景观资源的区域实行。

 

收费时间:拥堵收费应分时段应用,其主要目的是减少高峰时段的交通量,所以收费日期和收费时段一般建立在该城市交通拥堵时间特性的基础上。

 

收费标准:不同城市拥堵收费标准的制定,受到交通系统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拥挤外部成本定量、交通量大小、交通需求是否弹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问题和环境影响。

 

收费技术:电子收费系统是交通拥堵收费的核心部分,其包括:基于ETC的多车道自由流的系统、基于图像和视频采集的车牌识别系统、基于RFID的收费系统、基于卫星定位的收费系统。

CHAnchor 2
​低排放区政策

定义:为促进区域空气质量改善,针对机动车等交通工具专门设定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燃料限制区。

 

本质:低排放区是一个地理区域范围,在该区域内污染最严重的车辆受到通行或使用的限制。

 

目的:通过制定排放标准或准则,以减少某区域内污染最严重车辆的使用,降低其数量,从而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

 

推行实施低排放区政策的根本原因:来自运营污染车辆的外部成本,即污染车辆在为自身利益运营时对社会整体带来的外部性影响,包括对公众健康的负面影响和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危害。

 

关键要素:政策目标、边界类型、车辆分级、许可车辆、排放标准、税费制定、执行与监测、监测技术。

已成功实施拥堵收费政策
​正在讨论实施拥堵收费政策
拥堵收费政策失败案例
​全球地图
CHAnchor 3
CHAnchor 4
政策建议

在中国,地方政府由于对实施拥堵收费和低排放区政策具有决策权,因此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中央政府也会对政策的推动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总结上述三个城市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供决策者们参考,以推进拥堵收费政策和低排放区政策的实施。

中央政府

  • 立法保障:中央政府需要将地方政府实施拥堵收费和低排放区政策的相关目标纳入全国交通发展战略之中,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缓堵减排政策,并保持明确和统一的态度,以支持地方政府政策的规划和实施。

地方政府

  • 清晰、明确的政策目标:在实施拥堵收费政策和低排放区政策之前,地方政府必须要确定明确、简短、清晰的目标,使方案的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并且在政策的准备、实施、运营、管理和监测中保持一致性。在规划和实施拥堵收费方案时会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必须要确保各个部门在目标确定和实施过程中达成共识。

  • 深入、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地方政府需要对政策实施的细节(如收费价格和收费群体)进行全面、详细的研究,使用模型和科学分析方法对不同情境进行分析,为决策的过程提供有力的支持。

  • 公平、公正、透明的实施:如何分配和使用收益对政策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将收益用来改善交通系统,并将收益的分配情况向公众公开,可以提高公众对拥堵收费政策和低排放区政策的接受度。

  • 可靠的技术支持:地方政府在考虑如何选取政策实施的技术方案时,不宜对最新颖和最先进的技术全盘接纳,应该在对不同技术系统进行仔细比选后,因地制宜地选取经过实际验证的技术。

  • 有效的公众宣传:公众支持是政府决策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地方政府可以设计明确有效的公众沟通和宣传方案,定期公布政策的细节,并根据公众的反馈及时调整宣传策略,提高公众对政策的接受度。

  • 健全的配套设施:拥堵收费和低排放区方案的设计不能脱离一整套交通和环境改善方案,相应配套设施的设计需要与缓堵减排政策的设计一同进行,以便让出行者有更多的出行选择,提高公众对于拥堵收费的适应度与支持度。

中央政府

  • 立法保障:中央政府需要将地方政府实施拥堵收费和低排放区政策的相关目标纳入全国交通发展战略之中,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缓堵减排政策,并保持明确和统一的态度,以支持地方政府政策的规划和实施。

地方政府

  • 清晰、明确的政策目标:在实施拥堵收费政策和低排放区政策之前,地方政府必须要确定明确、简短、清晰的目标,使方案的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并且在政策的准备、实施、运营、管理和监测中保持一致性。在规划和实施拥堵收费方案时会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地方政府必须要确保各个部门在目标确定和实施过程中达成共识。

  • 深入、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地方政府需要对政策实施的细节(如收费价格和收费群体)进行全面、详细的研究,使用模型和科学分析方法对不同情境进行分析,为决策的过程提供有力的支持。

  • 公平、公正、透明的实施:如何分配和使用收益对政策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将收益用来改善交通系统,并将收益的分配情况向公众公开,可以提高公众对拥堵收费政策和低排放区政策的接受度。

  • 可靠的技术支持:地方政府在考虑如何选取政策实施的技术方案时,不宜对最新颖和最先进的技术全盘接纳,应该在对不同技术系统进行仔细比选后,因地制宜地选取经过实际验证的技术。

  • 有效的公众宣传:公众支持是政府决策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地方政府可以设计明确有效的公众沟通和宣传方案,定期公布政策的细节,并根据公众的反馈及时调整宣传策略,提高公众对政策的接受度。

  • 健全的配套设施:拥堵收费和低排放区方案的设计不能脱离一整套交通和环境改善方案,相应配套设施的设计需要与缓堵减排政策的设计一同进行,以便让出行者有更多的出行选择,提高公众对于拥堵收费的适应度与支持度。

CHAnchor 5
bottom of page